top of page

​認識聖嚴法師

人間比丘聖嚴法師,自喻為「風雪中的行腳僧」,曾於天下雜誌獲選為「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」之一,回顧其一生,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,考驗與轉折。

 

法師自幼體弱多病,十四歲狼山出家後,歷經經懺、軍旅生涯,而後終能於三十歲再度出家,不論六年閉關苦修、日本留學、美國弘法,或是開創法鼓山…,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,在艱辛中見其悲願,在堅毅中見禪慧,生命對他而言,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。

 

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眾素質,聖嚴法師以四十歲之齡,毅然決然留學日本。一九七五年取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,歷任文化大學、東吳大學…等校教授、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、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,並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,僧伽大學與籌辦法鼓大學(今法鼓文理學院),培養高等研究人才。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,為政治大學、文化大學…等多校擔任博士及碩士研究生論文指導教授, 並於世界一百多所大學作過兩百多場演講。

一九八九年創建法鼓山,以建立「世界佛教教育園區」為願景,規劃了包括學術研究、修行弘化、關懷照顧等各項工作項目,並逐步擴建成海內外弘法、禪修、文化、教育、關懷的組織體系。目前已於台灣各地區與歐、亞、美、澳四大洲亦廣泛設立佛學禪修共修處。法師長年親自奔波美台兩地弘揚佛法,並至世界各地指導禪修,為國際知名的禪師。以其秉承的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,深入經藏,融通各派,以自然生動的方法隨機應教,使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士均能接受,接引無數東西方人士。

為了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,法師在極其忙碌的行程中,仍不忘著書寫作,至今已有中英日文著作百餘種,並有多種著作被譯為多國語言,廣佈世界各地 ,並先後獲得中山文藝獎、中山學術獎、國家文化獎、總統文化獎等。

 

近年來,為更進一步推廣文化、教育、弘法及修行等悲願,多次與科技、藝術、文化等領域之菁英人士展開對談,乃至與不同宗教進行合作,其寬闊的胸襟與國際化的視野,深獲海內外各界之肯定。法師首倡「心靈環保」的觀念,推動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的理念,以漢傳佛教為根本,不斷朝國際化、多元化的目標邁進,荷擔起現代佛教繼往開來的神聖使命。

大法鼓

感情生活、工作事業、心靈成長,時時刻刻都牽動著你我的喜怒哀樂,面對這人生的三大課題,各種的挑戰,該如何自處?怎樣才能獲得解決之道?

且看聖嚴法師以禪法獨到的智慧,教你一一化解迷津,帶領你超越困境,把握生命的契機,處處皆得自在。 ​

本來面目

1940年代,在中華民族命運、人的尊嚴以及佛教尊嚴都跌落谷底的時刻, 一個14歲的男孩,在江蘇南通狼山廣教寺出家, 從此,聖嚴法師展開了將近七十年不曾休止的信仰追尋。

 

本片從1979年的紐約街頭揭開序幕。 從信仰危機 (1949)、二度出家 (1959)、前往日本 (1969)、禪修傳法 (1979)、開創法鼓山 (1989)、生死關懷 (1999),終至2009年捨報圓寂,以每十年為一篇章,編織出聖嚴法師傳奇的一生。

相關影音

bottom of page